新闻动态
2023年中国国际船舶技术与安全论坛在河北沧州圆满召开
相约狮城 向海而行。7月11日,2023年中国国际船舶技术与安全论坛在河北沧州召开。“新航程 新技术 新作为”——与会嘉宾齐聚一堂,共话航运未来。作为每年7.11中国航海日论坛的专题论坛之一,中国国际船舶技术与安全论坛在业界广泛支持与关注下,到今年已经成功举办了六届,目前已逐步成为集信息交互、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于一体的开放、包容、高效的国际化交流平台。

—— 嘉宾致辞 高屋建瓴 ——
中国航海学会副理事长李世新在论坛开幕致辞中表示,航运业作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大户之一,随着国际社会对气候环境变化的担忧加剧,航运业被寄予较高的减排厚望。船舶的绿色和安全发展技术创新,将成为航运绿色转型的重中之重,船舶业将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环保化和安全化的方向发展,不断提高船舶运营效率、安全效益、环保效益。在这过程中,如何积极应对挑战、发现和把握机遇,需要整个业界携手合作、同舟共济、开启新局。

中国航海学会副理事长 李世新
沧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东川在致辞中表示,黄骅港成为中国第二大煤炭输出港,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叠加,沧州市沿海、区位、交通、产业等综合优势更加凸显。此次中国航海日活动落户河北沧州,为沧州市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加快沿海经济带建设带来了宝贵机遇,为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城市影响力搭建了重要平台。

沧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杨东川
中国船级社副社长赵晏在致辞中表示,绿色技术,是当今航运业、造船业的焦点。国际海事组织7月上旬刚刚召开的第80届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提出了2030年、2040年应分别达到的减排要求。中国船级社作为中国政府参加国际海事谈判的重要技术支持力量,一直致力于绿色技术研究,先后制定并发布了氢、氨、甲醇、电池等一系列新能源应用规范指南。同时,中国船级社也将为业界提供多种绿色船舶技术咨询与服务。

中国船级社副社长 赵晏
—— 高能演讲 精彩纷呈 ——
践行“一带一路” 夯实海事管理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副局长徐春发表了主旨演讲。他表示,今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刚刚视察了沧州,为加快沧州港口转型升级、服务国家重点战略作出重要部署,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航海日系列活动,共谋航运安全发展显得更具意义。徐春副局长还结合海事职责,分享了“保障航运安全意义重大,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完善水上交通安全治理体系,努力保障水上交通安全”“加快构建海事管理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海上安全建设高质量发展”三个方面的内容。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副局长 徐春
缅甸海事局(代理)局长Ko Ko Naing在演讲中,对“一带一路”倡议的陆基网络、海上网络与东南亚沿线各国的区域经济贸易前景做了分析,以及基于这一背景下对海运业技术发展的要求、对安全培训的需求等,并介绍了缅甸所开展的一些重大海上项目,以及如何建设“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海洋产业。

缅甸海事局(代理)局长 Ko Ko Naing
香港船舶注册处驻上海区域总监倪钊,介绍了香港海运港口局对香港海运及港口业的发展方针和政策的策略指引和管理情况,并介绍了香港过去两年落实的船舶租赁、海事保险、船舶代理等方面的海事服务税务优惠情况,以及本地航运人力培训和人才引进情况。对于未来,倪钊先生说道,香港将推动绿色港口、智慧港口发展,鼓励业界采用更多可持续的航运措施,更广泛使用智能物流方案,通过科技提升竞争力。赫尔辛基船厂董事会主席奥勒斯基•维克多就航运新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建设新未来进行了分享。

香港船舶注册处驻上海区域总监 倪钊

赫尔辛基船厂董事会主席 奥勒斯基•维克多
推进低碳转型 聚焦航运安全
绿色发展和水上安全,是航运业未来发展的主旋律。国能远海航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长根分享了国能远海在建设国家能源“新航运”、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推动低碳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思考。贝仕全球船队性能中心总监Anil Jacob基于国际海事组织和欧盟的相关规定背景,分享了脱碳整体性能解决方案,以及贝仕在CII合规性和船舶性能优化方面所做的实践。挪威船级社中国区技术专家Oyvind Sekkesaeter就新时代航运背景下航运的驱动因素和脱碳解决方案做了阐述,并提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备选方案建议。常州天常管道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汪朝阳围绕脱碳脱硫要求下船用玻璃钢管的应用实践做了全面分享。

国能远海航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周长根

贝仕全球船队性能中心总监 Anil Jacob

挪威船级社中国区技术专家 Oyvind Sekkesaeter

常州天常管道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 汪朝阳
海上航行安全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北京全球气象导航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吴国生认为,远洋气象导航是船舶安全、经济航行的重要保障,当前需要夯实自主气象导航科研力量,推动航运高质量发展。

北京全球气象导航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吴国生
创新技术 奔赴未来
航运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技术驱动。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船舶运输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纪永波就这个方向,分享了国内电动船舶发展态势、法规标准情况、未来趋势及对航运的影响。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首席信息官、航运信息研究所所长徐凯,也阐述了船舶智慧经营和模式创新,并谈了AIS大数据在港航运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马士基亚太运营中心船货运营监控总监张伟亮,介绍了公司在积极推动其集装箱船队向绿色燃料的转型做法,承诺到2040年为客户提供净零排放供应链服务。中船航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帜,介绍了中船自主创新技术和自主品牌应用,特别是蓝太阳光纤罗经系列、CMC-INS 1000综合导航系统在构建全球服务、助力智慧航海和保障安全航行方面的前景。智慧航海(青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慎超分享了沿河智能航行技术在集装箱船中的应用实践。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船舶运输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纪永波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首席信息官、航运信息研究所所长 徐凯

马士基亚太运营中心船货运营监控总监 张伟亮

中船航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张帜

智慧航海(青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朱慎超
—— 现场对话 气氛热烈 ——
论坛上,与会嘉宾还围绕“新时代呼唤航运新作为”的热点话题展开了现场对话。交通运输部原安全总监刘功臣在对话活动中说道,航运业要顺应绿色低碳、智能发展的趋势。目前在智能航运领域,我国同欧美、日本等共同处于世界前列方阵,我国很多单位、机构都致力于智能航运研究。在智能港口方面,我国的洋山港、青岛港等也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天津零排放码头也已投入运行。国际海事组织就绿色航运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我国也提出了“双碳”目标,我们应进一步加快航运业温室气体减排的步伐。

交通运输部原安全总监 刘功臣
香港海事处副处长王世发表示,很多国家地区都在从事智慧航运研究,但这项技术什么时间成熟,无人船什么时间能真正国际远洋航行,还需要行业继续努力。招商局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斌就新时代我国航运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贝仕集团中国董事副总经理舒华分享了贝仕在智慧航运和脱碳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挪威船级社船东业务发展总监任旭东就保障航运业安全和航运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讨。华洋海事中心有限公司安全总监毕仲生就航运公司如何在新时代中贡献新作为做出了分享。

对话活动现场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清为论坛致闭幕辞,他表示论坛紧扣当前航运业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充分展示了此次论坛的国际化视野,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综合性、创新性的真知灼见和意见建议。我们航运人应当不负韶华、勇担使命,善于从眼前的危机、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顺势而为、奋发有为,为全球的脱碳减排事业积极贡献“航运方案”。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李清
本届中国国际船舶技术与安全论坛由河北海事局纪检组组长马晓雪、中国船东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王思勇、信德海事网创始人兼CEO陈树伟共同主持。

河北海事局纪检组组长 马晓雪

中国船东协会常务副秘书长 王思勇
新时代赋予我们新使命,新挑战带给我们新机遇,我们航运人将勇担使命,为全球的脱碳减排事业积极贡献“航运方案”。为期一天的论坛活动收到了良好的论坛成效,为下一步加速行业成果转化、创新理念落地,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凝聚了广泛共识、汇聚了强大合力。